当前位置: 主页 > 浙江信息 >

从老破小到高大上 杭州老旧小区管理秘诀在这里

时间:2019-12-10点击:
  人口多、问题诉求多的老小区,没有物业愿意管理怎么办?居民楼里单元门坏了,迟迟没人来修理维护找谁?……居住在城市中,这些影响千家万户生活质量的“小苦恼”,日积月累起来,就成了社区治理中的“大难题”。

  社会治理的事,如果只是政府“独唱”、街道“包办”,解决问题可能不精准,群众还会不满意。西湖区西溪街道探索了“我们的家园共同体”共治共建共享新方式,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,搭建起“群众自治圈”“社会共治圈”,让群众事好办、难好解、情更切。

西溪街道“自管小组”成员 从“暗贴”到“明奖”

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

  西溪街道是杭州市典型的主城区老街道,常住人口约12万,下辖12个社区,其中无物业老旧小区占比达76.6%。

  “街道有107个小区,绝大多数是以前省市属单位的公房、自管房、福利房、房改房。人口高度集中、居民需求多元,但又不愿意承担业主责任,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大包大揽、社区全盘管理,所以街道社区财力支撑、工作压力、可持续性等都成为问题,需要改革创新来解决问题、提高治理水平。”西溪街道党工委书记缪全法说,破解老小区治理中“投入多”和“获得感低”的矛盾,需要谋划社区自管的新路。

  2018年初,西溪街道开展试点,老小区经自荐、推荐等方式,在居民中产生5人至7人的“自管小组”来管理小区事务。街道出台《准物业小区居民自管小组管理办法》,确定“自管小组”成员必须获得半数以上的居民赞同才能当选。每届任期5年,与所在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任期同步。

  “能够成为‘自管小组’成员的,绝大多数是在居民中有威望的热心人。”缪全法说,“自管小组”来自居民,对小区事务最为熟悉,大家商量着办、合作着办,很多问题迎刃而解。

  上马塍79号“自管小组”成立至今,小组成员共记录了3本民情工作日记。在“自管小组”协调下,小区内 2幢房屋,6个单元全部装上电梯。

  莫干山路79号,老人、孩子特别多,该小区就约定,无论是居民自家还是访客的机动车辆,一律不得进入小区,保持小区里的安全和安静。

  位于保俶北路57号的文教社区保俶花园,在“自管小组”的协调下,引入了物业公司,规范停车管理、修补脱落墙体、粉刷单元门、补种绿化,小区的一系列改变增加了居民对“自管小组”和物业公司的信心。   

  截至目前,西溪街道60个建立了“自管小组”的老小区实现“全自管”。其中18个小区成功转型为物业小区。

  “有了‘自管小组’居民的生活条件和自我管理意识有了明显的改善。以前,每年我们要暗贴不少资金,居民没有切身体会,我们变暗贴为明奖,同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验区的创建、‘微治理’项目的激励和优秀自管小组和物业补助。”缪全法说,“自管小组”实验主题虽小,难度很大也很琐碎,但这项工作能唤醒广大居民的主人翁意识,引导居民从“政府兜底管”到“我出钱、我出力、我的家园我来管”的角色转变。真正让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家园。

  今年3月,省民政厅确认西溪街道为“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”,深入开展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新尝试。

西溪街道“自管小组”成员 整治后的武林门新村 从“无人管”到“我要管”

老旧小区改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

  西溪街道武林门新村,地处市中心文三路和莫干山路交叉口,建造于上个世纪80年代。几十年来,五、六层高的房子,墙面越来越斑驳,凌乱电气线路、老化的电表、不健全的配套设施,都让人对这里形成破旧的印象。

  小区内,每幢房子都是原来各单位的单位住房,小围墙内划地为牢,道路两边的辅房越来越多,而且各自有一个“小门卫”,整个小区成了一盘散沙。“以前,小区的南北主干道只有两米多,两边附房塞得满满当当,前两年小区一家住户着火,消防车愣是进不来,造成了不小损失。” 郭爱荣是在这里居住了30多年的居民,对小区的诸多不足,再清楚不过了。同时她还有个身份,是上马塍社区第二支部的支部书记,小区最早的居民自管小组成员之一。

  “武林门新村的大变‘脸’,是自去年8月,美丽家园提升改造实施后,一步步实现的。” 郭爱荣说,改造前工作千丝万缕,与居民达成一致意见并非易事。一旦遇到实质利益问题,怎么也绕不过。郭爱荣就和自管小组成员一起探讨商量,把最尖锐的问题拿到台面上说。

  上马塍社区党委书记孟云燕记得,改造的过程中,要打通小区西侧围墙,就必须将沿围墙而建的附房全部拆除。“有一户不肯,整个方案就没法实施。”对涉及到的业主和单位,社区工作人员、居民自管小组成员和设计公司拿着设计图,一户一户入门协调,一次不行两次,两次不行三次,并召开居民座谈会和方案协调会,直到业主同意、居民满意为止。

  历时11个月,武林新村10幢住宅外立面焕然一新,道路开始四通八达,也终于有了停车位,路灯、景观灯相映成辉,点亮小区的角角落落。门口主干道从以前的3米变成了13米,停车位也从10多个到了130个。老旧小区改造,带来的不只是可见的环境效益,还有随之而来的的新生因子,不仅年轻的面孔多了起来,智慧用电、智能门禁和垃圾分类系统也被陆续引入。

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  “从‘无人管’到‘我要管’,小区居民的心都齐到一个地方,劲都拧到一个地方,我们小区美丽家园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展。”郭爱荣说,只有把小区当做自己的家来经营,所有的人都是这个‘家’的一份子,那么这个家才能更好,大家干劲才更足,矛盾才更少,品质才更好。

  缪全法认为,老旧小区的改造,不但要在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,更要着力于发动居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。“社区就是一个大家,靠的是我们大家来共同运营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钱往一处用,老旧小区要管好就要依靠居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。最终的受益者就是老百姓,这也必将是未来社区发展的大势所趋。”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